中文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新闻中心 -> 中文新闻 -> 正文

反洗钱“栽跟头”,多家支付公司被开巨额罚单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3-12-05

来源:北京商报

严监管态势下,多家支付机构遭重罚。

124日,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近一个月来频现支付机构被罚,其中大多被采取“双罚”制,不少为数百万级以上的巨额罚单,还有机构被罚数千万元。从处罚形式和违规行为来看,机构踩到的红线主要包括反洗钱不力,以及违反机构管理、商户管理、清算管理、账户管理、外包管理规定等,另有机构因违反金融营销宣传管理规定被开出罚单,在业内看来,这一违法行为在罚单中是首次看到,也说明监管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。

巨额罚单密集下发

人民银行官网最新公布的支付罚单引发关注。

根据121日人民银行官网披露的罚单信息显示,上海汇付支付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汇付支付”)因违反机构管理、商户管理、清算管理、账户管理规定,以及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、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、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、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、违反金融营销宣传管理等九项规定,被人民银行警告,没收违法所得91.5万元,并处罚款3172.37万元,合计罚没金额超过3263万元。

机构被开出千万级别罚单的同时,相关责任人也同样被罚。从罚单来看,时任汇付支付聚合支付业务负责人钟某波,被人民银行警告,并罚款10万元;时任汇付支付总裁穆某洁,被罚款11.5万元。

同样被开出高价罚单的还有天津融宝支付网络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融宝支付”),因违反账户管理、商户管理、清算管理规定,以及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、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、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六项违法行为,被人民银行予以警告,并没收违法所得39.56万元,罚款322万元,合计被罚没361.56万元。

此外,时任融宝支付销售总监任某,被人民银行警告,罚款6.5万元;时任融宝支付常务副经理瞿某杰,被罚款10.5万元。

“从这些高价罚单中,大多能看到‘双罚’,相关负责人受到处罚会更有警示作用。”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从处罚内容上来看,涉及到反洗钱相关规定依然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,比如违反商户管理、清算和账户管理等等,值得注意的是违反金融营销宣传管理规定是首次看到,也说明监管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,另也表明支付严监管依然在持续,特别是对支付通道的管理在加强。

除了人民银行官网公布的信息外,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,121日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也一次披露了6张罚单,包括福建国通星驿、嘉联支付、拉卡拉、敏付科技、杉德支付、现代金融多家被罚,其中国通星驿、嘉联支付、拉卡拉、杉德支付所涉违规行为为未准确标识并完整发送交易信息,均被罚款3万元;现代金融未按规定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管理要求,未按规定设置收单银行结算账户,被罚2万元;而敏付科技被罚金额最高,因未按规定进行资金结算,被罚款478万元。

11月合计罚没5621

针对最新的支付罚单,北京商报记者对前述多家支付机构进行了采访。

其中,汇付支付方面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,该罚单起源于20209月至11月,中国人民银行对上海汇付支付结算执行情况、反洗钱义务履行情况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开展了综合执法检查,于20225月下发《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意见书》,对汇付在上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。

“收到该意见书后,汇付高度重视相关问题,逐条剖析并立即查改。” 汇付支付方面介绍,在20225月,公司完成了整改工作,并提交整改报告。汇付坚决拥护人民银行对支付行业的监管要求,将不断提升全员合规意识,认真执行各项政策法规。同时,公司也将持续进行技术投入,提升系统鉴别能力,强化风险研判机制,长效提升合规治理水平。

嘉联支付相关负责人称,针对本次人民银行对嘉联支付广西分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中提及“未准确标识并完整发送交易信息”的问题,系2022年发生的交易,公司在发现问题后立即按照监管要求完成整改。下一步,将继续严格落实监管要求,强化依法合规经营,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培育合规文化,提升支付业务合规经营能力。

此外,融宝支付方面则称“暂不接受采访”,另截至发稿,北京商报记者未收到其他被罚支付机构官方回应。

众所周知,近年来严监管下支付罚单下不停,尤其是在近一个月被罚情况来看,尤为高频。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仅11月以来,至少已有14家支付机构被开出15张罚单,罚没金额达5621万元,其中含汇付支付1张千万级罚单,另外还有敏付科技、融宝支付、环迅支付、富友支付等6家均被罚数百万元。

反洗钱不力仍是重灾区

11月下发的罚单中,支付机构究竟哪些业务环节出了问题?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,从具体违规业务来看,机构大多违反了支付清算管理、商户管理、外包管理等规定。其中,从被罚频率和处罚金额来看,反洗钱违规仍是罚单重灾区。监管主要加强了对客户身份识别的管理,加强了对支付机构的穿透式监管。

正如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评价,11月大额支付罚单密集下发,监管机构主要处罚的是客户身份识别、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、大额交易报告等内容,这些问题落实不到位容易使其成为洗钱的通道,也说明了支付机构内部的合规制度和风险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。

“一方面表明了持续严监管的态度,另一方面也是说明支付机构仍然有在合规方向努力的空间,据我了解大部分罚单都是2020年检查时所发现,后续已经整改完成。” 王蓬博进一步说道,目前来看反洗钱和商户管理方向仍然是监管的重点,一方面商户众多存在管理难的客观原因,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支付通道一旦被利用社会危害比较大,此外还可以看到类似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,支付机构在这方面也需要引起注意。

在业内看来,密集下发的支付罚单背后,也反映了监管对机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势,李亚指出,当前支付机构的竞争已到白热化阶段,机构应当严格落实监管各项要求,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标准和相应的合规制度,不断提升业务能力、技术水平,让支付行业回归到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上。

王蓬博则称,建议从反洗钱方向上狠抓落实,同时对灰色产业继续压降。谈及机构后续发展,在他看来,移动互联网的支付端改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未来,类似即时零售、航旅、跨境支付甚至产业供应链数字化改造等方向,机构可以重点关注或发力。